發布時間:2021.08.06
3月8日-11日,作為全球三大家電及消費電子展之一的2018年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(Appliance & Electronics World Expo,簡稱AWE2018)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,這場一年一度、舉世矚目的全球科技盛宴,吸引了超過800家國內外知名家電、消費電子以及跨行業企業參展,全方位展現家用電器、消費電子、智能硬件、人工智能、互聯網等多個領域全球前沿發展趨勢和創新產品,為全球消費者勾勒出未來智慧生活場景和美好生活藍圖。
作為AWE同期舉辦的頂級論壇,2018中國家電發展高峰論壇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主辦、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協辦,千余人參會。會上,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,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、集團執行總裁梁海山,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電子文娛事業群總裁閆小兵,富士康科技集團副總裁陳振國等家電業巨子,著名財經學者、作家吳曉波,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等一起參加了主題為“破界·瞰未來”的討論。
以下是央視廣告經營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在“2018中國家電發展高峰論壇”上的演講
女士們、先生們、各位來賓:
下午好。非常高興能夠參加2018中國家電發展高峰論壇。作為論壇的協辦方,我特別感謝在現場的我的各位客戶、也就是央視的各位金主,多年來對央視的支持!同時我也感謝正在成為央視金主的企業界朋友們,我相信有一天我會服務到你們。
今天上午花了一點時間在展會現場各展館走了一圈,很感慨!我看到了很多大型家電企業,他們大多已經是我們的客戶。而更多的則是營銷額在20億-50億之間的家電企業。我跟我的同事說:看,我們的擔子多重啊,他們這個規模的企業才更需要我們的幫助!他們的產品很好,可惜的是只有他們自己知道,要讓消費者知道和認為他們的產品很好,這就需要媒體來幫忙,當然,尤其是央視。
我的廣告做完了,下面我要講的內容,我保證跟我的廣告業務無關,我就不再拉廣告了哈。
2018年是個特殊的年份,在座諸位應該說都是見證者、親歷者,當然也是參與者、創造者。家電行業,我自己有個評價:它是經歷了市場經濟和整個大經濟周期洗禮的唯一一個行業,正是這樣一個獨特的行業,我們觀察它所經歷過的40年,其中有哪些成功企業在哪些方面做對了,或許會給下一個40年帶來很多啟迪和思考。這是我對今天論壇的建議。
回望中國家電業40年的市場化競爭歷程,我自己有這樣三點“發現”與大家分享,供大家批評指正。
第一,在主流技術上持續投入、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主流產品的企業,他們中的一些都成功了。
今天,大多數人都看得見的一個事實是:當中國消費者購買家電時,他們的第一選擇基本是中國品牌,而二十年前,他們的首選還是國外品牌。變化的背后折射出本土家電企業研發與制造能力的大幅提升。正如美的董事長方洪波先生所說:無論是美的還是以美的為代表的中國制造業,未來的出路只存在于技術創新。確實如此,美的、華為、格力等中國企業常年在技術研發、專利申請等方面投入巨資。我們看到,美的擁有5萬多項發明專利,專利數量連續三年穩居全球家電企業第一;華為每年拿出營業收入的10%-15%投入科研,歐盟委員會發布的“2016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”中,華為列中國第一、世界第八;格力自主研發的光伏直驅離心機系統被鑒定為“全球首創,國際領先”,廣泛應用于全球50多個國家;海爾海外布局數量在中國家電企業中居首位,專利數量近萬件,2017年,獲得3個專利金獎和科技進步一等獎,是中國家電史上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。
第二,成為主流品牌,服務于主流人群的,他們中的大多都成功了。
40年市場經濟狂飆突進,孕育了無數被稱為品牌的品牌,但是只有少數的一些品牌在商業上獲得成功的同時,積極對接主流文化,回應時代呼聲。比如:在假貨泛濫的時候,美的相信“原來生活可以更美的”;當誠信缺失的時候,海爾亮出“真誠到永遠”的品牌主張;在人們對中國制造還不夠自信的時候,格力喊出了“讓世界愛上中國造”的最強音。這些品牌不僅實現了企業自身的發展,同時也有力的推動了社會進步,他們主動參與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建設,獲得社會廣泛認可。也正因為如此,這些品牌獲得了社會主流人群的喜愛,成為主流消費者的首選。
第三、打造主流企業,成為主流企業家的,他們中的很多都成功了。
比技術和產品乃至品牌更重要的是,企業和企業家是否有這樣的使命感,那就是擁有以滿足“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”為己任;是否有為國家和社會創造更多價值的擔當。
那些不僅盈利能力強,而且管理先進,能夠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桿,為主流所接受。2017年,格力以34%的市場份額領跑整個空調行業;海爾以30.2%的份額排名冰箱市場第一。這僅僅是一些數字,通過這些數字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企業在對地區經濟發展,乃至對國家形象提升所作出的獨特貢獻。而這些成功企業還有另一個鮮明的特點,那就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制度文化,他們的企業創始人不僅成為財富英雄,更成為時代榜樣。海爾的張瑞敏、華為的任正非、聯想的柳傳志,就是這樣受人尊敬的企業家。他們的管理思想不僅為自己的企業發展提供解決方案,還能夠為其他企業“治病療傷”。這些主流企業家以人格魅力和管理智慧激勵無數創業者,成為這個時代的景觀。
主流技術、主流產品,孕育了一批企業;
主流品牌、主流人群,滋養了一批企業;
主流企業、主流企業家,成就了一批企業。
上述三者都做到的企業鳳毛麟角,而都做到了的都成為了領導品牌、行業的領導者。美的、海爾、格力這三家率先邁過千億大關的家電企業就是這樣的企業。
很高興的是,這些領導品牌、行業領袖,幾十年來一直與央視同行,我們相互照耀、彼此成就,堅守主流、服務主流、成為主流,2017年他們又成功入選“國家品牌計劃”。“國家品牌計劃”不是一個廣告產品,它是一個品牌傳播工程,肩負品牌責任和使命,用國家電視臺最稀缺的傳播資源,來培育一批不僅能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增長,而且能夠代表中國參與全球競爭和文化交流的國家品牌。
2017年“國家品牌計劃”入選35家企業,2018年增至47家,除了前面說到的海爾、美的、格力之外,我們高興的還看到與家電行業有關的一些品牌,他們是華為、京東、蘇寧、國美、方太等,我們將一起繼續為“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”砥礪前行。
在市場經濟發育的第一個40年里,中國家電企業櫛風沐雨、“摸著石頭過河”,成就了幾家偉大品牌和數十家優秀企業,作為一個經歷了全經濟周期洗禮的成熟行業,家電業在新時代已經起航的今天,誰能繼續領跑?誰又將實現超越?
贏在中國靠什么?在一個各個方面都更加成熟的市場里,競爭已經遠遠超越了市場本身,通過前面的觀察,我個人認為:贏在中國,贏在主流。
以上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,供大家批評指正,算作是我對本次家電論壇的衷心祝福。
謝謝大家。
央視廣告經營管理中心主任任學安等參觀展覽